外國人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不了解台灣。
以前遇過根本不曉得台灣在哪裡、以為台灣在中國內陸的人;
也遇過許多不了解為何台灣人對「中國台灣」這麼反感的人;
也有覺得明明就沒有「中國上海」、「中國四川」,為何要特別禮遇台灣、讓台灣掛上「中國台灣」名稱的人。
 
但相同的是,
聽過"正港"台灣故事的外國人,大家的反應都是「深感興趣」。
  
小小的台灣經歷過數個文化的洗禮、
小小的島嶼塞滿著不同民族意念的人,
雖然台灣小小的,但可說的故事多的呢!

=======================================

文章來源:中央社

巴黎大學生今天在一項校園座談會上,聽取台灣駐法代表處官員介紹中華民國的各項發展。許多學生表示,第一次得知台灣的特殊國際地位、民主發展、生態環境以及能源政策。

30多位大學生今天在巴黎多芬大學(UniversiteParis-Dauphine)會議室聽駐法國台北代表處代表呂慶龍與代表處文化、教育、新聞、政治、經濟、科技等單位主管介紹台灣近況、法台雙邊關係及台海兩岸發展。

會中還安排了一位旅遊業者與學生座談。他先廣泛地介紹台灣全貌,再談到實務問題,特別說明巴黎有直航飛機到台灣。一個多小時的座談中,學生們得以從不同面向認識台灣。

就讀經濟及能源系的學生約瑟夫表示,原本對台灣的印象僅止於「積極發展商品」的島嶼。他在今天的座談會上才得知台灣國際地位及外交處境特殊。

他說,以前不清楚台灣的政體,現在才知道台灣是民主政治體制。

曾在北京住過一個月,感受到北京有些話題不容公開自由討論的波琳也說,不知道台灣是實行民主政治的社會。她表示,在座談會上看到台灣自然風光照片,發現台灣有很適合進行遠足健行的地方,很吸引她前往開發。

波琳表示,今天才知道Acer、Asus等知名品牌是台灣品牌。

另外,兩位參加座談的能源財經碩士班學生表示,很高興聽到有關台灣的能源政策。雖然以前就知道台灣的外交處境特殊,但是,得知台灣被拒於國際組織之外的實際案例還是很訝異。

也有學生指出,學校裡有很多學生對進一步認識亞洲有興趣,如果有更多人得知這項活動,參與的人會更多。

這次座談活動是由財經系教授范普拉格(NicolasVanpraag)向駐法代表處提議,共同籌劃舉辦。范普拉格表示,法國經常在世界上扮演「教導他人」的角色。為提供學生不一樣的視野,學校會邀請各國專業人士到校與學生互動。

配合座談會,駐法代表處在同一樓層出展出10 幅以台灣民俗活動、雲門舞集表演、原住民傳統服飾為主題的攝影作品,讓與會者透過生動的畫面認識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