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雖然失禮,
每次看完這類報導,當會覺得自己所面對的心煩之事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也深覺上位者的可恨與自私,
「有人民才有王」,我想這樣的觀念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官」的用意是來服務人民的、為人民奔波的,
就好像學生時代的班長、風紀股長...等等職務一樣。
但現今求官者看見的是那份酬勞,
大官們也用著人民的資源來完成自己的夢想與野心。

 

 哪個戰爭不是上位者打著國家民族的名號、自己獨斷做的決定?

 
人們的思想也完全扭曲了。
   

 書讀多一點才能當大官、賺大錢!

     
這句話到底是從誰開始的,真想掐死他。

 

話說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也買了兩三個月了,

到現在連一頁都還沒翻...

我承認我是個討厭讀文章的傢伙,

但我更害怕的是,要如何去面對閱讀後的自己所產生的那份心情。

總之,那本書依舊擱在床邊,

但我希望的是,自己能夠去翻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粒蛋一世情 跨海感恩還願

中國時報【廖肇祥、吳敏菁/彰化報導】

一九四五年我駐婆羅洲領事卓還來被日軍殺害,卓妻趙世平與孩子被關進集中營幾乎餓死。被日軍徵召至婆羅洲擔任戰俘監視員的柯景星,看到卓妻無奶水餵哺,偷偷將配給自己的雞蛋塞給她。這一粒蛋的恩惠,延續了一個家族的血脈。

卓還來的姪女卓以定在美國當心理醫生,感念柯在戰亂時守護卓家,在報導文學家李展平牽線下,廿一日與柯老會面,完成上一代的遺願。

  

大江大海尋線索 找到台籍日兵

卓以定與丈夫呂子樵從美國休士頓搭機轉日本,飛了廿小時專程到彰化和美,與高齡九十歲柯景星見一面。卓以定說,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卓家就拚命打聽柯老下落,但當時伯母留的住址是日本戶籍資料,光復後戶政改制找不到人,後來間接聽聞被日本徵召的台籍戰俘監視員幾乎戰死或被判死刑,返台者稀,以為柯老也不在人世。

  

戰俘營保住血脈 見恩人頻稱謝

龍應台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引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纂李展平的調查資料,提到柯景星變賣香菸塞蛋救卓領事一家人的故事。兩個月前卓以定翻閱到這關鍵篇章,得知柯老還在人世,透過遠流出版社企畫金多誠聯繫上李展平,拜託他帶她見柯老一面。

「謝謝你,真的很謝謝你,保護我們家族的血脈,等了六十三年,終於找到你了。」卓以定情緒激動,以標準國語表達謝意,不停向柯老鞠躬,他還拿出伯父、伯母遺照,問柯老還記不記得過去的情景。

柯景星日文講得比國語好,三年前大腸癌動刀、前年出車禍又開腦,記憶語言能力大不如前,他不認得眼前激動的婦人,但他幽幽道來偷偷塞蛋給卓妻時,卓妻當他的面下跪流淚,他怕事跡洩露,只得以斥責的語氣大罵「我還沒結婚,輩份比你小,妳不必跟我跪。」

卓以定表示,伯父燕京大學畢業,在法國留學拿雙博士,精通五國語言,在婆羅洲當領事受到僑界愛戴,但戰爭扭曲了人性,日軍不顧國際公約將他砍頭,家族只找到一撮頭髮與膝蓋骨,伯母關在集中營時與兩個尚未斷奶的孩子都罹患嚴重的結核病,瘦成皮包骨,當時如果沒有柯老提供的雞蛋等營養品,小孩很可能夭折。

  

長輩過世猶掛念 晚輩終完心願

卓以定指出,兩位曾受過柯老恩惠的孩子卓以佳、卓以強後來回到中國大陸,天安門事件後搬遷至美國。卓以佳的孩子卓東培聽到家族傳述祖母與監視員的故事,曾天真問「是不是沒有那顆蛋,就沒有我啊?」伯母與兩位堂兄姊身體不佳,不克返台,父親卓貺來去年過世,生前念茲在茲一定要向那位「台灣日本兵」當面表達謝意,如今心裡的大石總算放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