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下能夠享受幸福的人,那這一輩子都將是幸福的;
 如果覺得今天是不幸的人,那這一輩子都將是不幸的。」(あまんちゅ! より)

人們的心境變化,會影響對於周遭事物審視的態度。
在「我們這一家」裡,曾將這個現象做出最完美的詮釋。
 一天,橘子的心情打從起床開始心情就十分不好,導致於覺得一整天都過得不順遂;
 次日,橘子的心情十分開心,且一天遇到的都是跟昨天完全相同的事情,但卻以快樂的一天收場。

人的心情變化就像帶著一副有色的鏡片,
 心情快樂時,無論看到什麼樣的事情都是帶有快樂色彩的;
 心情down到谷底時,無論是多麼快樂的事情也會到處挑毛病、變得悶悶不樂。

---------------------

文章來源:新頭殼newtalk

橫跨不同年齡及文化,幾乎所有文學作品都用灰暗來形容憂鬱的心境。現在科學家發現,當人們心情鬱卒時,看到的世界的確會變得灰濛濛的。

德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憂鬱會讓眼睛對黑白的對比較不敏銳。這些科學家對實驗者進行視網膜測試,評估受試者的視覺效果。結果發現憂鬱的受試者對色彩的感覺,像是調低了電視的色彩對比設定。

Ludger Tebartz van Elst教授及弗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研究員昨天在《生物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這份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憂鬱時看東西會灰濛濛的情況十分明顯,因此未來可能用這種方法來鑑定憂鬱的程度。

編輯這份期刊的John Krystal教授說:「這個研究很有意思,憂鬱會改變人經驗到的世界。」

「詩人William Cowper說『豐富變化是人生的調味料』。當人們陷入憂鬱,他們難以看到這個世界的紛呈樣貌,這點讓憂鬱的人眼中的世界,看起來更不愉悅。」

這個德國團隊用電子信號分別測量憂鬱和不憂鬱的兩組受試者的視網膜活動。視網膜的感覺細胞可以把光訊號轉化為神經信息後傳到大腦,以便讓人看到東西。

研究發現,不管這些困於憂鬱的人有沒有服用藥物,他們的視網膜活動量,皆大幅減低。而最嚴重的憂鬱症患者,視網膜的活動程度也最低。這個結果讓研究員想到,也許可以靠著偵測視網膜活動以判定人們的憂鬱症程度。科學家預料,這種診斷方式會比口頭問診簡單。

領導研究的Tebartz van Elst 教授說:「這種方法有潛力發展成一種很棒憂鬱症診察方式,對臨床診斷和憂鬱症治療都有深遠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