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該遵守的還是請您注意:
涉及廣告、人身攻擊、令人感到不快等之留言一律刪除。

ヘタリア-イギリス ©insan 

第一個想畫的角色居然是イギリス...
被他的眉毛狠狠閃到的關係吧(噗)

話說個人對這表情的印象很深刻 ↓
仏:結婚...してくれないか... 英:えっ 
仏:結婚...してくれないか...
英:えっ

這表情很妙...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限定共同作者觀看的文章。
    若您是共同作者,登入後即可閱讀。

看到這篇文章時當下有點傻眼,但文章內的分析卻看似有點道理。

個人覺得「無私的奉獻」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縱使說愛心團體,我想他們也是因可以得到某種「好處」才會做這些無私的服務。
只是,對於「好處」的標準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以幫助他人的行為來說:
 有些人認為幫助他人後,那份快樂感是「好處」;
 有些人認為幫助他人後,對方會對自己更好,是「好處」;
 有些人認為幫助他人後,對方會更信任自己,是「好處」;
 有些人認為幫助他人後,對方將會服從自己,是「好處」;
 ... ... ...其他等等。

而對於接受對方好意後,會產生「懷疑對方意圖不軌」想法的人,
內心深處也是深信沒有人真的會「自願性服務」,
自身也不可能做「自願性服務」性質的事情。
(當然並不是說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無論施惠者是否真的發自內心、或另有所圖,
施惠者的行為與受惠者的價值觀不同,而受惠者又感到罪惡感時,
便會產生排擠對方的行為出現。

但,為何會產生罪惡感?
其實受惠者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是美好的、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快樂的,
自己目前的能力或許可以達到、但自己無法做到那般標準的事情或行為,
所以產生罪惡感。
本能性地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苦,因此使用「攻擊性」的行為來排除自己不安的對象。

其次,
文章開頭說的「好人可能會認為無私的行為會讓他們受歡迎」,
 「會讓自己受歡迎」不也是那個「好人」施惠的目的嗎?
 如果是為了讓自己受歡迎而施惠,那也不能說是無私了吧?
我想,真正無私施惠者,若遭到對方的不領情或懷疑的話,
基本上他並不會因此而受傷。
 也許他腦袋裡跟本也不認為這樣就是人們所說的「施惠」吧,
 因為那樣的施惠行為就是他的本能反應,「我就是想這樣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沒人喜歡好人

文章出處:中央社

好人可能會認為無私的行為會讓他們受歡迎,但新研究指出,實際情況是,沒有人喜歡好人。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陸續有研究發現,自願去做大家不想做的事或是自願分發禮物的人,會馬上被人孤立。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跟一位長輩聊到了『義呆利』,也提到了韓國人對於角色設定所引發的現象。

「我覺得那是自卑心理所產生的現象。」長輩說。
這點倒是我沒想到、也沒思考到的。

曾經聽日本人說過:
 部份日本人的排外現象是因為自卑心作祟。
 因為自已無法改變什麼,也追不上那個改變,所以轉變成排擠。
某些攻擊性行為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所以也不難理解小朋友所流行的「大家都不要跟他好」的遊戲,其原因從何而來。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太陽國 百年恩仇牽絆日韓
文章來源: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張瑞昌】

神風特攻隊倖存者山岡秀治,偕同罹患腎病的妻子知子,飛到韓國釜山走訪已逝戰友金山少尉的老家,並轉交遺物給金山的家人。對於金山之死,一群韓國人激動地向山岡說:「朝鮮民族為了日本帝國壯烈地犧牲自己,這太荒唐了!」他們控訴般的質問:「為什麼他犧牲了,而生為日本人的你,卻沒有死?」

nekos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